

婦女救援基金會與社團法人反詐騙聯盟攜手合作共同為受害者提供心靈救助服務。我們致力於建立安全、支持的環境,幫助因詐騙受害者重拾信心,走出陰霾。
婦女受害者不敢向其他人講自己受騙上當的事情
因為覺得自己丟臉,害怕被別人嘲笑
為什麼這些人沒有同理心?
- 「公正世界假設」(Just World Hypothesis)
人們傾向於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好人會有好報,壞人會有壞報。當有人成為詐騙受害者時,旁觀者可能會下意識認為受害者「做錯了什麼」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例如太貪心、太天真或不夠聰明。這種想法讓他們覺得受害者「活該」,以維護自己對公正世界的信念。 - 自我保護機制
嘲諷或責備受害者有時是一種心理防禦。旁觀者可能想藉此告訴自己「我不會像他們一樣被騙」,以減輕對自身脆弱性的恐懼。承認詐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會讓人感到不安,因此把責任推給受害者能帶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 缺乏同理心與資訊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詐騙手法的高明程度,例如利用情感操縱、假冒權威或精心設計的圈套。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可能覺得「這種騙局一看就很假」,從而認為受害者應該「更聰明一點」,忽略了詐騙者往往針對人性弱點下手。 - 社會文化影響
在某些文化中,個人失敗(即使是被騙)可能被視為羞恥或無能的象徵。這種價值觀可能導致旁人對受害者冷嘲熱諷,而不是同情或支持。此外,網路時代的匿名性也讓人們更容易發表尖酸刻薄的言論,而不用承擔後果。 - 從眾心理與網路效應
在社群媒體上,如果有人先開始嘲諷受害者,其他人可能會跟風,形成一種集體的酸言酸語氛圍。這種行為有時是為了獲得認同或點讚,而非真正深思熟慮的意見。
當我受騙上當非常痛苦,該怎麼辦呢?
- 接受自己的情緒
感到自責、羞恥或憤怒是很自然的。不要試圖壓抑這些情緒,而是承認它們的存在。告訴自己:「我現在感覺很糟,這是正常的,但我不會讓這些感覺定義我。」允許自己宣洩,比如寫日記或找信任的人傾訴。 - 理解詐騙的本質
提醒自己,詐騙者是專業的,他們利用人性弱點(如信任、恐懼或希望)設計陷阱。被騙不代表你愚蠢或無能,而是詐騙者的手法高明。閱讀相關案例或研究,可能會發現許多聰明、謹慎的人也曾受騙,這能減輕自我責備。 - 把責任歸還給真正的兇手
自責往往來自於認為「我應該早點發現」。但事實是,錯的人是詐騙集團,而不是你。試著告訴自己:「我不是完美的,但我也不該為別人的惡意負責。」 - 專注於能控制的事情
被騙後的無力感很折磨人。試著把注意力轉移到你可以掌控的行動上,比如報案、尋求法律協助、保護剩下的資產,或學習防詐知識。這些小步驟能重建自信,讓你感覺自己不是無助的。 - 尋求支持
找值得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如心理諮商師)聊聊。傾訴不僅能釋放壓力,還能讓你聽到外界的觀點,避免陷入自我否定。他們的同理心可能幫助你重新找回價值感。 - 自我關懷的行動
做一些讓自己感到安慰的事,比如運動、聽音樂、看喜歡的電影,或單純休息。這些活動能幫助你暫時脫離負面情緒,慢慢恢復內心平靜。 - 重新框定經驗
當情緒穩定一些後,試著把這次經歷看作一個教訓,而不是人生的污點。問自己:「我從中學到了什麼?下次我會怎麼保護自己?」這種成長心態能讓你從受害者轉變為更有智慧的人。 - 給自己時間
受創後的恢復不是一蹴可就的。允許自己慢慢癒合,不要急於「變得正常」。每當自責的念頭出現時,溫柔地提醒自己:「我在進步,這就夠了。」
我想找人聊聊,有誰可以救救我
- 「公正世界假設」(Just World Hypothesis)